諾獎得主馬斯金:加密貨幣可能帶來潛在危害希望各國加強監管 - npnt

4月26日,在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SAGE)、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研討會上,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亞當斯講席教授、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聯合主席埃裡克·馬斯金(Eric S. Maskin)提出,加密貨幣相對傳統法定貨幣的優勢沒有理由長期存在,並且會帶來一些潛在危害。中國政府已經有效地禁止了加密貨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舉動,希望世界其他國家也能效仿,即便不徹底禁止加密貨幣,也要加強監管。

馬斯金表示,雖然比特幣相對傳統貨幣具有一定優勢,比如轉賬更加便捷,無需通過銀行就可以在人與人之間轉賬,但這種優勢沒有理由長期存在。而且在很多方面,傳統貨幣都比比特幣強得多。央行發行的貨幣,不會像比特幣和其他私人加密貨幣那樣受巨大投機波動的影響,波動性可能對投機者有利,但對社會不利。

另外,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經常被用於非法交易,因為傳統貨幣是受監管的,因此比特幣更容易進行非法交易。普通貨幣具有流動性,但除了非法交易之外,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則不具有流動性,人們幾乎可以用人民幣或美元購買任何商品,但大部分情況下不能用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來換取商品,而這違背了貨幣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馬斯金提出,貨幣最初發明,就是為了使商品交換更容易。在一個沒有貨幣的世界,只能以物易物,但需要雙方的物品需求相互匹配,比如甲想用自己的蘋果交換乙的橙子,只有乙也剛好需要蘋果時才能交易,這就是所謂的“雙重需要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一般來說這不太容易發生。而貨幣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幸的是,比特幣一出現,人們又回到了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向,也就是說,除非乙願意接受甲的比特幣,否則甲買不到乙的橙子,而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接受比特幣。這是因為人民幣和美元這樣的法定貨幣是有政府背書的,比特幣則沒有。

馬斯金還提出了加密貨幣的潛在危害,首先是對於逆週期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是政府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重要工具,當經濟陷入困境時,中央銀行將增加貨幣供應量,使企業獲得信貸更容易,從而擴大產業、增加就業,幫助經濟走出衰退;當經濟繁榮時,政府要防止經濟過熱,防止通貨膨脹,央行就要收縮貨幣供應量。加密貨幣可能會干擾良好的貨幣政策。如果人們使用像比特幣這樣的私人貨幣,貨幣政策的調節作用會相應變小。

另一個潛在危害與銀行業有關。銀行的一個關鍵作用,就是評估企業和向企業家提供貸款。假如加密貨幣取代了銀行,存在兩種可能結果。一種是沒有人能像銀行那樣進行專業評估,創業者獲得資金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但可能非常低效,因為眾籌者通常無法辨別商業想法的好壞之分,無論壞點子還是好點子都會得到資助,這會阻礙增長。另一種可能性是設立可以評估的新機構,這些新機構也會像銀行一樣提供槓桿貸款,因為通常它們自己沒有足夠的錢來為所有的好項目提供貸款,而槓桿可能會讓經濟陷入困境,除非這些機構像現在的銀行一樣受到監管。目前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沒有類似針對銀行的防止槓桿過高的規定,因此可能會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

他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有效地禁止了加密貨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舉動,希望世界其他國家也能效仿。如果加密貨幣變得過於流行,他會對金融體系的未來感到擔憂。“我非常希望世界各國政府,即便不徹底禁止加密貨幣,至少也開始認真進行監管。”

友站推薦,「借錢」服務 「私人小額借款」找安貸,「線上借貸」安全快速沒煩惱 「快速借錢」首選 「安貸 」

參考來源

喜歡?給個讚吧 :)
網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