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那麼多≠ 真正愛過 - npnt

付出那麼多≠ 真正愛過

Posted on 2017-01-09 in 情感

01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劇情:「我為這個家庭付出那麼多,他/她卻背叛了我」。幾乎每年都會有類似當代陳世美的新聞出現:「妻子辛苦賺錢養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讀書,熬到丈夫畢業,丈夫卻出軌,甚至要求離婚。」

對此現象,大眾和媒體一致的譴責聲:「這種男人忘恩負義,無恥之徒。」做道德評判總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評判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道德評判也永遠無法挽救一段關係。

其實我們真正可以去思考的是,到底是什麼在維繫兩性關係?

兩性關係,有另外一個名稱,叫親密關係。什麼叫親密?親密是兩個人之間彼此有呼應,情感能量可以流動的狀態。

舉個細節,當老婆說想要吃蘋果,老公立刻呼應一聲,開心的把蘋果遞過來,這就是親密。如果是老婆覺得有義務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樣,每天為老公孩子削好蘋果,並勸說老公孩子每天吃一個蘋果,因為書上說蘋果營養豐富。這樣的過程中,沒有親密,削一輩子蘋果,也不會創造幸福流動的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親密關係,它不是責任關係、不是付出關係、更不是義務關係?隻是在現實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中國式婚姻,都已經不再是親密關係了。隻要稍有資源,不再為物質生活發愁的人,很多都有過出軌的想法,也有少部分想著要離婚。

02

那麼到底是什麼組織了阻礙了親密,造成了中國大部分婚姻都變成「非親密關係」呢?

是親密的能力

它天然的來自於童年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母嬰關係。當嬰兒向母親發出微笑,母親也情不自禁的微笑起來,這種情感能量的呼應,就是親密;當嬰兒哭泣,母親第一時間衝過去回應,這就是親密。

悲劇的是,中國一代又一代,都在製造孤獨嬰兒。其中不乏歷史和社會文化的原因:過短的產假,不斷被家人催促斷奶,甚至隔代撫養。現代「科學主義」製造的無謂自坑:科學定點哺乳定點入睡,睡眠訓練訓練嬰兒獨立自主入睡。當母親背離了母性本能,不能按需餵養,不能及時呼應嬰兒,嬰兒與母親的親密依戀得不到滿足,不得不過早學會自我安撫,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聯孤島」。所謂的宅,就是這麼產生的。

失聯的孤島,因為過早的失去了親密依戀體驗,成年後也不知如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於是發展出各種策略,心理學上叫做「防禦機製」,來避免在關係中被拋棄。這些策略,並不一定被清晰的意識化,很可能像木馬程序一樣,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其中男性最常見的防禦機製是:「我要更成功,賺更多錢,女人就不會離開我了」;女性常見的防禦機製是:「我要努力照顧家人,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會被拋棄。」

此外常見的防禦機製還有:我若可愛性感漂亮,就不會被拋棄;我若高學識有涵養,隱忍克製,就不會被拋棄;我若足夠弱小,楚楚可憐,依賴對方,不會拋棄我。

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護我們活下來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輕女的大家庭,作為女兒尤其是中間的女兒,是家庭中得到父母關愛最少,最無足輕重,甚至被父母厭惡的人。若想生存下來,通常她要勤儉節約,辛苦幹活,幫父母分擔家庭重擔,才能得到一點立足之地。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潛意識裡,成了控製自己一生的信念:她必須要辛苦付出,才能獲得關係。

03

帶著童年的烙印走進關係,女人越感覺到婚姻中的危機,就會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機越大。

比如辛苦助丈夫讀博,最後卻被丈夫背叛,並起訴離婚的溫州林女士,法庭上丈夫哭訴了很多婚姻當中的痛苦感受,法庭上丈夫哭訴了很多婚姻當中的痛苦感受,比如被妻子全家瞧不起,這些痛苦感受都被寫進信里,林女士卻看了跟沒看過一樣,為什麼呢?

林女士的回答是:「我平時忙著照顧家庭,沒更多精力,看了也就忘記了。」這潛意識信息就是:我隻要不斷辛苦付出照顧家庭,我就能維持這個婚姻。這個信念像魔咒一樣控製了林女士的生命,讓她看不見真實的婚姻關係,看不見真實的老公。而自己的老公則急需一份情感交流,急需溝通婚姻中的感受。然而被潛意識魔咒控製的人,聽不見也看不見對方的真實需要。真實的情感需要不被看見,無法流動,情感的河流日漸乾涸,出軌或者離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的內心深處渴望親密,就像魚兒渴望水一樣,那麼在長期的婚姻中總是得不到這種水源,最終隻會導致向外界拋出自己的所求。

04

很多人覺得付出了感情就會給自己足夠的話語權會讓對方覺得羞愧和內疚,其實,這才是親密關係的殺手。

不幸童年造就的潛意識魔咒,讓很多女人相信,我付出越多,如果對方想離開我,他就會很內疚,於是不會離開我。而事實是,內疚感是人類最不願意承受的感覺,所以古有剔骨還肉一說,現有很多男人寧可凈身出戶,也要離開這個婚姻。

當一個人在關係中不斷犧牲自己、辛苦付出,會累積越來越高的道德資本。

道德資本像一座堤壩,攔截了愛和親密的流動;道德資本越高,這個關係越趨近死亡。若一個人自我犧牲,累積道德資本到達「道德聖人」的極端程度,通常肢體和面部表情僵硬,怨氣衝天。付出感必然伴隨著怨氣,付出越多,怨氣越重。

可以想像,這樣的道德聖人,必然最終成為孤家寡人,因為沒有人願意接近怨氣重的人。若一個家族由「道德聖人」掌權,通常這個家族中,精神力量最弱的孩子會成為精神分裂症甚至自殺,因為他背負了整個家族的扭曲怨氣。

05

還有另外一種在親密關係中的誤區就是把付出當真愛。

當我真心愛對方時,花三個小時為對方準備晚餐,心裡甜蜜蜜;當我真心愛對方時,熨燙他的衣服,也是一種享受。整體上,當我心中有愛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為對方犧牲和付出,因為這是我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體驗。如果我要是體驗不到這種愛的流動,卻這個關係要去做一些事情,那麼做一點點我都會覺得是在損耗自己的能量。所以,我會期望對方感恩自己的付出,不要離開我,因為我已經為了你,損耗自己很多了。隻是這樣的愛,並非真正的愛。

其實,成年人之間,不存在拋棄與被拋棄,隻存在合適與不合適。當我們成為心理上的成年人,沒有人可以拋棄我,我無需再去討好對方,當我們能夠從潛意識的魔咒中醒來,為自己創造內心真正想要的生命體驗,自然能夠建立起親密流動的關係。我們可以活在自己的自由意誌中,而非承受於別人的支配。你若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與獨立意誌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會拋棄你遺棄你,他們還有可能會依附於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motion/omq9n5q.html

文章來源

via

喜歡?給個讚吧 :)
網友推薦